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冯侍郎侍右侍郎兼国史启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八、《佩韦斋文集》卷一四
妙柬名儒,晋司小宰
银台批敕,早联豹尾之凝严;
金镜铨材,仍订麟经之纪载。
丝纶诞布,绅绂胪驩。
恭惟某官四海初心,百年大手。
浑厚粹明之气象,远迈乾淳;
英华醲郁之文章,上规姚姒。
步武历跻于清选,姓名素简于渊衷。
青琐白云,亲近御筵之晓;
苍苔红药,吟哦省直之春。
况综事以训工,皆正身而奉法。
衡留鉴藻,政需韦相之绝伦;
囊括词林,谁似萧嵩修史
肆畴旧德,式副亲除。
然元祐诸老之来,所期平治
今正元朝士之在,盍遂登庸。
某给饟罔功,得舆助喜。
云开阊阖,阻瞻近侍之囊;
地隔江山,贸贡小夫之竿椟。
除夕前一日赐柑恭纪十六韵丁酉 清 · 翁方纲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六
节鼓鸣丹阙,升禋肃紫宸(是日上祫祭太庙。)
趋班仪告备,秘馆赉重申。
香雾霏霏启,圆黄颗颗匀。
平阳元拜尹,给客幸为邻。
种自江陵贵,移来穰邓均
物饶推岭海,地暖界江闽。
乘传宣文教,扪衷愧小臣。
采芳资灌溉,结实敛精醇。
气味仍相似,丹贞必绝伦。
虽尝窃雕饰,更要别甘辛。
得并金门献,叨陪玉几陈
深山才几日,罗帕遂分珍。
刘敞雠书日,萧嵩拜泽辰。
韦诗非味赏,楚颂本心纯。
噀露筒连润,加笾齿漱津。
今冬三饫赐,芸笈早沾
霜天晓角 明 · 汤显祖
 押御韵 出处:六十种曲 邯郸记 第五出
萧嵩美髯上:江南云树。冷落青门庶。
萋萋芳草似怜予。有路长安怎去。
郑州挽词1089年1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
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予为开封幕,与子难同厅。)
贾耘老(三)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六、《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三、《翰海》卷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二○
久放江湖,不见伟人。
前在金山滕元发乘小舟破巨浪来相见。
出船,巍然使人神耸
好个没兴底张镐相公
见时,且为我致意,别后酒狂甚长进也。
老杜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张镐也。
萧嵩荐之云:「用之则为帝王,不用则穷谷一病叟耳」。
授陈惠满仓部员外郎等制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朝议大夫尚书祠部员外郎兼判仓部员外郎上柱国陈惠满。
操履坚刚。
能守文法。
朝请大夫前行太子舍人上柱国萧嵩
风情潇洒。
见推才器。
并颉颃清贯。
藉甚芳猷。
大事曰祀。
蒸人以粒。
宜奉旧章。
俾承新命。
惠满可行尚书仓部员外郎
可行尚书祠部员外郎
散官勋各如故。
主者施行。
萧嵩太子舍人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朝请大夫殿中侍史内供奉判尚书司勋员外郎上柱国萧嵩
沉密有才。
清方不竞。
郎官御史
已膺台阁之求。
端士正人。
宜副宫坊之选。
可行太子舍人
散官勋如故。
主者施行。
皇太子纳妃733年5月21日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礼有谨于初。
义亦重其本。凡是姻媾。
且犹正于人伦。况在元良
更将承于宗祀。皇太子鸿。
储副是属。仁孝自然。
爰从吉辰。式备嘉礼。
上事下继。君子重之。
言告言归。朕岂无慰。
非独在予之庆。宜申与众之泽。
应天下囚徒。死罪特宜免死。
配流岭南远处。流罪降至徒。
徒已下罪并宜释放。其造伪头首勾合知情受伪人等罪。
虽徒流仍便隶为百姓。至彼勿许东西。
诸道征行人家及𩻴寡茕独。委州县长官检校
矜放差科。使安其业。
中间有不支济者。量事赈给。
仍量助其营种。长安万年两县百姓。
及今月当上彍骑卫士杂匠掌闲幕士驾士工人乐人供膳主膳官马主食(一作角)弓等。并免其家今年地税。
三卫细引飞骑万骑监门长上礼生有职掌者。各减一年劳。
在京文武官九品以上。见在京外官因公使及当上在京新除五品以上。
外官未辞并致仕官朝朔望者。各赐勋一转。
东宫官九品以上诸司。缘礼会祇供官等。
更加勋一转。五礼使兵部尚书中书令萧嵩封徐国公
礼会使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休特与三品。妃礼会使少府监冯绍正赐紫金鱼袋。
副使判官。更加勋一转。
礼官傧者夹侍官及孔目官使典主旌节等。选日优与处分。
仗内马家内侍省给使教坊音声人。缘太子礼会祇供者。
各赐勋一转。皇太子尚辇奉御赵回进特与三品。
仍改三品官。前右武卫骑曹赵某(集作迥进一作向遵)特与五品。
仍改与五品官。皇太子侍读侍书等各加一阶。
皇太子谕德萧特与五品。太子妃通事舍人辥愿与五品。
仍改与五品官。兄吏部常选辥某与五品。
仍与六品官。今日应预会官等。
节级给赐物。即宜领取。
宴会者所以宣其情。颁锡者所以将其意。
公卿百辟。庶知朕心。
后土赦书732年11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门下。
昔者巡狩所至。
柴瘗斯行。
盖取诚享。
以遵告类。
朕恭承祖宗之烈。
获主神祗之祀。
夙夜祗畏。
不敢荒宁。
故勒兵朔陲。
先展义于汾社。
回旆脽上。
遂有事于郊坛。
王者父事天。
母事地。
汉氏祈谷。
未始正名。
周礼降神。
乃为徼福而巳。
朕以天命之重。
子道为先。
惟兹精诚。
在乎敦孝。
庶蒙福于四海。
永康于兆人。
是以率由旧章。
敬恭明祀。
严配之诚既展。
奠献之礼又终。
且春秋之义。
大事在祀。
斋祭之福。
庶品维祺。
岂独在予。
而有斯庆。
可大赦天下。
开元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已下。
罪无轻重。
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
咸赦除之。
官人犯赃及有罪被推者。
本罪虽原。
不得更令却上。
仍别与处分。
自先天已来。
有杂犯流移人等。
并配隶人等。
各量移近处。
左降官未经量移。
及经量移未复本资者。
奏听进止。
天下遭损免州。
应损户成(诏令作减)一分已上者。
及供顿州。
无出今年地税。
如已徵纳。
听折来年地税。
逋租悬调。
贷粮种子。
欠负官物在百姓腹内者。
并宜放免。
其不损(一作免)
开元十七年巳前。
所有贷粮种子。
负欠官物在百姓腹内者。
亦宜准此。
诸州缘供顿所差贴助夫。
亦放其家今年地税。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
诸州侍老。
百岁已上赐七石。
九十已上赐五石。
八十已上赐三石。
所由速付。
勿淹旬日。
太原潞州府侍老等。
先已加恩。
不在此例。
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
终献庆王泽赐物一千匹。
邠王守礼宁王宪辥王业各赐物一千匹。
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
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淳等各赐物三百匹。
皇太子侍正衣各赐物一百五十匹。
裴光庭萧嵩
弼亮朕躬。
宏益斯远。
本有优异。
何殊等夷。
加阶赐爵之外。
各与一子官。
无子者任与周亲。
仍各赐物三百匹。
二王后各赐物二百匹。
长公主各赐物三百匹。
王郡主县主赐物二百匹。
行从文武官。
三品已上赐物八十匹。
四品五品赐物六十匹。
六品七品赐物四十匹。
八品九品赐物二十段。
升坛官三品已上特赐一阶。
四品已下各加一阶。
应入三品五品官阶相当。
不限考数听得入。
知顿使及判官修礼仪官撰玉册文官知顿御史加一阶。
修坛场州刺史及书册官各赐物一百匹。
其已有升坛职掌。
从头处分。
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三转。
行从官首末不绝及陪位官各赐勋两转。
内外文武官。
三品以上赐爵一等。
四品己下各加一阶。
致仕官三品已上赐物七十匹。
四品五品各五十匹。
行从蕃客鸿胪安置陪位见大礼者。
宜赐物五十匹。
节级分付。
南北衙应宿卫宫官
左右厢知兵马虞候总管已下。
判官别奏孔目官等。
更加勋一转。
前资官选日稍优与处分。
白身人有资劳者。
简选之日优与处分。
无资荫者赐勋两转。
南北衙行从三卫飞骑万骑引驾细引及监门直长主帅黄衣长上
各赐勋两转。
仍各赐物五段。
两营弩(一作弓)手六番并行。
宜各赐勋两转。
物五段。
仍量折番役。
诸卫彍骑及兵角弓手官马主掌闲幕士驾士供膳士供膳主习驭工人乐人杂户官户白身有职掌人合行从人等。
各赐勋一转。
物三段。
斋郎既是见任官。
准坛上坛下有职掌官例处分。
执弹三卫礼生赞者。
各减二年劳。
无劳可减者。
选日稍优与处分。
流外行署从者各赐勋一转。
有职掌者各赐勋两转。
供顿州刺史同陪位官例。
始末专知顿。
官各与一中上考。
蒲州刺史宝鼎县官同升坛官处分。
管坛一乡百姓给复二年。
蒲州侍老等。
太原潞州例降一等处分。
武德初功臣
每有大庆。
必存追远。
业参运始。
义合赏延。
其子孙沈翳无在朝者。
宜令勘实。
即与一子官。
(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立功官等。
艰难之际。
诚效亦深。
言念其初。
岂忘终始。
其三品已上各赐一品官。
五品已上各赐紫金鱼袋。
有亡没者优赠一官。
仍与一子官。
一子先得官者。
选日优与处分。
两京留守京兆河南尹大都督府长史诸军节度副大使
准行从官例处分。
诸方通表疏使人预见大礼。
准陪位官处分。
诸道战亡人家。
仰州县存恤。
不周济者。
量事赈给。
诸军健儿。
别敕行人。
各赐勋一转。
仍令所司速勘会团奏。
官写告身。
送付诸道行人。
或有身死被逃。
犹徵课役。
累及亲邻。
即宜审勘。
为其除削。
皇亲中有文武才用堪任使者
宗正具荐。
当与奖擢。
五岳四渎。
名山大川。
自古圣帝明王。
忠臣烈士辅相。
各令致祭
务尽诚洁。
赦书有所不该者。
所司比类奏闻。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
率土之内。
赐酺三日
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
主者施行。
藉田赦书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门下。昔者受命为君。
体元立极。未有不谨于礼而能见教于人。
朕其庶乎有惭作者。方册存而可举。
旧章绝而复寻。自古所行。
无一而废。将以上乞灵于宗社。
下蒙福于黎元。朕兹精诚。
天实降鉴。今嗣岁初吉。
农事将起。礼有先于耕藉。
义缘奉于粢盛。是所严祗。
敢不敬事。故躬载耒耜。
亲率公卿。以先万姓。
遂终千亩。谓敦本之为小。
何布泽之更深。宜有顺于发生。
俾无偏于行惠。可大赦天下。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昧爽已前。大辟罪无轻重。
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咸赦除之。
其犯十恶死罪。不在赦限。
自馀死罪。特宜配流岭南远恶处。
官典犯赃本犯。至死贬与岭南远恶。
左降官至流者亦量贬与远。官典配诸军效力。
计赃至徒。仍不得却上。
天下诸州。损免处地税先矜放。
其非损免处。有贫乏未纳者。
并一切放免。京兆河南府秦州百姓。
有诸色勾徵。及逋悬欠负。
亦宜放免。其在官典及仓督等腹内者。
不在免限。天下色役。
爰及支用。节减。
并诸州贡赋。先令中书门下均融减省。
宜准前敕。速即条奏。
损免州税户钱未纳。并七等已上户租先未处分。
及五色资钱课未纳。灼然不辨者。
并放至蚕麦秋收已来赎纳。损免州逃兵健儿。
承前访捉不获。合取籍人充替。
自资送装送军。程期逼迫。
颇亦辛苦。并放至蚕麦已后发遣。
仍令所司预与军州计会。诸军征行人。
令州县存恤。其行人有父母年七十已上者。
本道采访使检责取实。牒报本军。
即放还本贯。军司据阙数。
募取健儿充替。行人及防丁有身亡者。
为造棺榇。递还本处。
诸州应发遣防丁。去本贯一千里已上。
比来除正课之外。给一丁充资。
多不济办。宜更量与资助。
两京城内今年所有诸杂夫役。并宜免放。
应须使役。以诸色钱和雇取充。
农桑是时。不得妨夺。
州县长官。倍加劝课。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𩻴寡茕独。
不能自存。量加优恤。
天下侍老。百岁已上版授上州刺史
九十中州刺史。七十已上上州司马
其九十以上。所由仍量给酒肉。
各令存问。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
终献庆王潭赐物一千匹。邠王守礼等各赐物一千匹。
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夹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淳等各赐物二百匹。
皇太子侍正衣等各赐物一百匹。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
自其翊赞。诚有忠益。
颁赏以序。等数须优。
宜与一子官。仍各赐物三百匹。
二王后各赐物一百匹。长公主公主各与一子官。
仍各赐物二百匹。嗣王郡主县主各赐物一百五十匹。
在京文武官见任及致仕。并诸色陪位官。
一品赐物八十匹。二品七十匹。
三品六十匹。四品五十匹。
五品四十匹。七品六品三十段。
八品九品二十段。节度使副大使三都留守京兆尹各一百匹。
大都督府长史诸道采访使各八十匹。诸赐物应两给者。
从一处给。其耕官及侍耕官。
各赐勋两转。丞相萧嵩与一子官。
仍赐物二百匹。摄九卿诸侯等各与一子出身。
仍各赐物一百五十匹。侍耕执牛官各赐物一百二十匹。
升坛行事官修礼仪官及刺史判官等。更赐一阶。
应入三品及五品官阶相当。减四考听入。
司徒信安郡王祎。礼仪官韦绦
既不叙阶。与一子官。
赐物二百匹。与一子出身。
赐物一百五十匹。其升坛及修礼仪两兼者。
从一加阶。应与一子官及出身者。
若无子。听回与周亲。
供奉及押阶不升坛。并坛下行事。
及助耕勒牛官。别敕差中书门下差定人等。
泛阶合入三品五品官阶至考未定者。待考定日听叙。
非待考者赐勋四转。未承别赐者各赐一等。
知顿使赐物一百匹。修坛场长官屯官撰玉册文官各赐物八十匹。
书玉册官赐物五十匹。管藉田县令赐物六十匹。
东京文武官朝集使外官充十道采访使。并判官诸道节度副大使
并诸方通表使诸敕使判官。新除五品已上官未赴任都城县令见陪位者。
三品以上转爵一级。四品已下进一阶。
皇亲诸亲及九庙子孙不入等陪位者。并外文武官九品已上。
各赐勋一转。诸蕃入朝及贺正蕃客应陪位者。
共赐物五十匹。节级分付。
南北衙行从宿卫宫者。及文武官押当有职掌。
并诸色杂职掌。并应耕公卿从官等。
各赐勋一转。万骑及飞骑见当上者。
各赐勋一转。其宿卫宫者
加赐物三段。仗内坊侍诸色行从人。
各赐物三段。彍骑番兵角弓手弩手官马主见当番。
及留帖人掌闲幕士驾士供膳习驭工人乐人见当上有职掌。并庶人应耕者。
各赐物三段。斋郎礼生赞者行事者。
并减两年劳。无劳可减者。
斋郎放出身。礼生赞者选口稍优与处分。
三卫七色见当番。并流外行署及蕃官见上有职掌者。
各转一勋。河南洛阳县陪位父老。
各赐物五段。近坛百姓。
各免今年杂差科。宗庙致享。
务在丰洁。礼经沿革。
必本人情。笾豆之荐。
或未能备物。服制之纪。
或有所未通。宜令礼官学士详议具奏。
朕自临天下。二纪于兹。
不敢荒宁。日加兢业。
而灾眚未弭。黎人未康。
若有由而然。则在予之责。
有能直言极谏者。具以状闻。
每渴贤良。无忘鉴寐。
顷虽虚伫。未副旁求。
其才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
智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宰之举者。
五品已上清官将军都督刺史各举一人。孝悌力田。
乡闾推挹者。本州长官勘实。
有才堪应务者。各以名闻。
致仕官久历清资。始终称著。
年渐衰迈。情有可矜。
量与改职。依前致仕。
宗子中有才行著闻。比尚沈屈者。
宗正勘实奏闻。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两营立功官任。
折冲并改与郎将郎将改与中郎
其亡官失爵。量加收叙。
五岳四渎。名山大川。
及自古圣帝明王。忠臣良相。
并令所在长官以礼致祭。赦书有所未该者。
所司比类奏闻。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都城内赐酺三日
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遐迩。
咸使知闻。主者施行。
邵景萧嵩邵景擢第,迁至右台监察考功员外时神武即位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俱升殿行事。制出,俱授朝散大夫,而无命。貌皆类胡,鼻高而须多,同时服朱绂,对立于庭,独帘下窃窥而咏云云。) 唐 · 韦铿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一双胡子著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
相对厅前捺且(去声)立,自惭身品世间毛。
令陇右河西备边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三
陇右河西
地接边寇。
虽令团练士卒。
终须常戒不虞。
如闻吐蕃尚聚青海
宜令萧嵩张志亮等。
审察事势。
倍加防禦
当须蓄锐。
以逸代劳。
其当贼路要害军县处。
须量加兵马。
任逐便通融处置。
仍拣择有干略人。
较明为探。
动静须知。
主将巳下。
若捉搦用心。
事无不理者。
当加重赏。
如废官慢盗。
式遏乖所者。
必寘严宪
仍晓示使各勉职。
以副所委。
管城垒应筑未了者。
并早令毕功。
无致延缓。
阙于备守。
萧嵩集贤院学士修国史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二
明乎国史。所以宏阐大猷。
观乎人文。所以化成天下。
自非钩深学海。囊括词林。
周公之典谟。悬仲尼之日月。
何以纂叙鸿业。允谐佥能。
兵部尚书中书令萧嵩。自天生德。
惟国之桢。孝友温仁。
禀于性与。明密忠谨。
自然道合。礼乐资其黼藻。
风雅由其发挥。足以掌书殿之秘文。
䌷史策之徽烈。论道而讲学。
司论而记言。俾垂作范之规。
用成不刊之典。可兼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
馀并如故。主者施行。
萧嵩青州刺史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四
王者立法。
所贵无私。
有过必惩。
古之令典。
太子太师萧嵩
累践清资。
尝居重任。
身宠茅土。
家荣姻戚。
人臣之贵莫二。
止足之分当知。
曾不是思。
乃行非道。
城南别业。
地即膏腴。
亩直千金。
盖谓于此。
遂将数顷。
辄遗仙童。
名位若斯。
恩遇亦甚。
昵于庸竖。
更欲何求。
静言其情。
深所未谕。
但久经任。
使。
措在朝廷。
自不饰观。
良用惊听。
岂可辅导太子
颉颃正人。
宜从贬出。
以肃纪纲。
青州刺史
唐开元礼序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六、《杉溪居士集》卷一○、《南宋文范》卷四七
唐礼之载于成书者有三,其声明藻色,发越璀璨,完然为一王制,莫如开元。
盖自高祖受命,太宗以英睿之资实左右之。
祓除氛祲,廓清天步,芟繁夷颣,民乐息肩,因奠其室庐,燠而哺之,典章文物之盛,势未暇及。
贞观间,治隆化醇,海县谧如,乃益眷礼儒学,论讲宪章,诏房玄龄等增修礼文,成百三十八篇。
然大率仍隋之旧,厥制未备。
高宗显庆中,又命长孙无忌等重加纂集,颇附益之,至一百三十卷。
而义府、敬宗之徒,多希旨傅会,芜杂不典,当时固已嗤鄙之。
其后二礼兼行,凡牴牾不合者,有司临事参考,无复定制。
明皇励精图治,懋建丕烈,受报收功,中外禔福。
蒐裒阙逸,斧藻隆平,于是追复先王垂宪,效饬前作而是正之,兹其时矣。
开元十年,命韦绦礼仪使,实掌五礼。
十四年,王岩建言,请删去《礼记》旧文,而益以时所施行者。
帝重其事,下集贤院议之。
学士张说以为《礼记》不刊之书,不可改易;
贞观显庆礼宜加折衷,以为唐礼。
诏从其议,俾徐坚、李锐等撰述。
其后萧嵩代锐,复奏王仲丘撰定,为一百五十卷。
由是牲币之用,鼎俎之器,多寡丰杀之节,升降揖逊之仪,莫不完具矣。
考观昔之论治者,于礼乐则曰不相沿袭,此特指其迹耳,若其意,岂有今昔之殊?
顾制作当其时,论著得其人,断而必行有其志,则先王之盛岂难致哉!
自秦变古,所以善民心而出治道者扫地无馀。
汉之叔孙通始定绵蕞之仪,徒取论卑而易行。
故后世庸师陋儒,甘心于残编脱简之间,而时君世主往往视为阔疏,不以经意。
间欲有所设施,卒无所参订,因不复置议,安能作为大典,以传来世?
明皇独能远览治古,因时有为,招延该洽,俾加论著,取尊经之宏议,断而必行,用能新一代典礼,垂光无穷,顾不伟哉!
抑尝即其时而论之,贞观之治非不盛也,必待开元而后备者,犹大钧播物,坱圠无垠,机发轮运,一息不停,然寒暑之功,久而后著。
是以周之礼乐,至成王而庶事备,盖缉熙而增光之,理实有待。
唐之制作,何以异于是耶?
韩愈尝读《仪礼》,惜其不及进退揖逊于其间。
夫周室远矣,使出于开元时,其所愿欲,庶几获偿云。
萧嵩等请宣示祥瑞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
虔奉宗社。昭事天地。
幸蒙垂祐。降此祯祥。
岂自厥中。以彰其外。
归之于朕。是用多惭。
宣付史官。依卿所请。
萧嵩等请封嵩华二岳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
升中于天。帝王盛礼。
盖谓臻兹淳化。告厥成功。
今兆庶虽安。尚竭丰年之庆。
边疆则静。犹有践更之劳。
况自愧于隆周。敢追迹于大舜。
顷年迫于万方之请。难违多士之心。
东封泰山。于今惕厉。
岂可更议嵩华。自贻惭恧。
虽藉公卿。共康庶政。
永惟菲薄。何以克堪。
朕意必诚。宜断来表也。
萧嵩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
爰开集贤。引进儒道。
退朝讲读。盖亦其常。
岁月周旋。颇寻章句。
其雅诰则稽之于古。以质于今。
其道真则取之于真。不崇其放。
理国之要。可不然乎。
宣付史官。依卿所请。
萧嵩秦州致祭山川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
秦州地震。谪见后土。
朕每克念。何以臻兹。
仲尼有云。某祷久矣。
而精意以告。或通神明。
徐国公萧嵩。地在辅弼。
朝之端右。欲重将命。
暂为此行。宜往秦州
致祭山川。凡缘所损百姓閒事
皆委随事处置。回日以闻。
萧嵩请移家庙疏批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七
卿立庙之时。此地閒僻。
今傍江修筑。举国胜游。
与卿同之。须避喧杂。
事资改作。遂令官司。
承以拆除。终须结搆。
巳有处分。无假致辞。